阶段 |
|
|
|
|
|
|
|
| 出现痉挛;出现联合反应,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。
|
| 出现痉挛;出现联合反应,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。
|
| 痉挛加剧,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。
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。
| 能全指屈曲,可作钩状抓握,但不能伸展,有时可由反射引起伸展。
| 痉挛加剧:
1、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。
2、坐位和立位时髋、膝可屈曲。
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
|
| 痉挛开始减弱,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:
1、手能置于腰后。
2、上肢前屈90°(肘伸展)。
3、肩0°肘屈90°的情况下,前臂可旋前旋后。
|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开,手指能半随意、小范围的伸展。
| 痉挛开始减弱,开始脱离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:
1、坐位,足跟触地,踝能背屈。
2、坐位时,足可向后滑动,使其背屈大于0°。
|
| 痉挛减弱,共同运动进一步减弱,分离运动增强:
1、上肢外展90°(肘伸展,前臂旋前)。
2、上肢前平举并上举过头(肘伸展)。
3、肘呈伸展位,前臂能旋前旋后。
| 用手掌抓握,能握圆柱状及球形物,但不熟练,能随意全指伸开,但范围大小不等。
| 痉挛减弱,共同运动进一步减弱,分离运动增强:
1、立位,髋伸展位能屈膝。
2、立位,膝伸直,足稍向前踏出,踝能背屈。
|
| 痉挛基本消失,协调运动大致正常。
Ⅴ级动作的运动速度达健侧2/3以上。
| 能进行各种抓握;全范围的伸指;可进行单指活动,但比健侧稍差。
|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,下述运动速度达健侧2/3以上:
1、立位,伸膝位髋外展。
2、坐位,髋交替的内、外旋,并伴有踝内、外翻。
|